专业名称:材料物理
专业代码:080402
材料物理
•全国成立最早的材料物理专业之一
•国家重点学科
•学科现有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
专业概况
本专业主要面向能源、环境、交通、信息等国家关键产业,培育能够从事材料应用基础理论研究、新型材料设计与研制、传统材料的性能改进、材料的合理使用和材料检测分析等方面的材料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骨干人才。
专业特点
近年来,在保持传统优势如材料微结构与性能和材料疲劳与断裂的同时,新发展了新型功能材料的制备与应用、计算材料设计等具有自己鲜明特色的专业方向。学生就学期间受到系统、完整的物理和材料类理论和实践课程的训练,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空间,使他们在考研、就业及以后的工作中具有综合性优势和竞争能力。
名师荟萃
15名专业教师中教授5人,副教授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1人。多名教师具有在日、德、美等国留学经历。近年来承担国家科技部973和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项目等纵向课题30余项,研究成果获多项国家和省部级奖项。
就业方向
毕业后可以在电子信息、环境保护、建筑、机械、化工等众多行业进行材料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以及相关的教学、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及管理工作。是国民经济各工业部门、航空航天、邮电通讯、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公司、三资企业等适用的高素质人才。数十年来的毕业生中既有中组部“千人计划”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也有国家、地方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的领导,以及国际五百强亚、太地区总裁和国内上市公司的董事长等。多名学生获得如“吴健雄物理奖”等国际和国内学术荣誉。
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数学物理方程、大学物理、普通化学、大学外语、计算机基础、工程制图基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电工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量子力学、理论力学、电动力学、固体物理、工程材料学(英中双语)、功能材料物理、晶体X射线学、电子显微分析技术、材料的晶体缺陷与强化理论、材料的相与相变、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材料的力学性能(英中双语)、专业外语、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微电子材料与器件、功能陶瓷材料及工艺、无损检测技术、超导材料及应用、磁性材料与器件、材料微结构及微区成分分析、材料的计算机设计、光电子材料与器件等。
权威推介
在半个多世纪的历程中,东北大学材料物理学科培养了一批材料科学、技术领域的领袖和拔尖级人才,期望你也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祁阳 (材料物理与化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金属学会材料科学分会理事、辽宁省核学会常务理事和辽宁省物理学会理事、“功能材料”杂志通讯编委)
学长寄语
材料物理专业,无论是继续深造还是就业,都是你正确的选择!
——郭巍巍 (理学院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2010级博士,在国际和国内知名的SCI杂志上发表文章4篇,EI杂志上发表文章1篇,会议文章1篇。还多次参加国内的学术会议,并在第十五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上获得优秀论文奖)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较系统地掌握材料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具备材料物理相关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及与其相关的领域从事研究、教学、科技开发及相关管理工作的材料物理高级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
毕业生适宜到材料相关的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应用研究、科技开发、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适宜到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可以继续攻读材料相关的工程学科、交叉学科的硕士学位。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材料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科学思维与科学实验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运用物理学和材料物理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进行材料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
应获能力
1.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材料制备(或合成)、材料加工、材料结构与性能测定及材料应用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实验技能;
3.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4.熟悉国家关于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科技开发及相关产业的政策,国内外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5.了解材料物理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材料科学与工程产业的发展状况;
6.掌握中外文资料查询、文献检索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主干课程
主干学科:材料科学、物理学
主要课程:基础物理、近代物理、固体物理、材料物理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生产实习、毕业论文等,一般安排10-20周。
修业年限
四年
授予学位
理学或工学学士
相近专业
材料物理 材料学
就业方向
毕业生适宜到材料相关的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应用研究、科技开发、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适宜到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可以继续攻读材料相关的工程学科、交叉学科的硕士学位。
专业概况材料物理是从物理学原理出发提供材料结构、特性与性能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主要面向新能源与新信息等新功能材料探索。
材料物理专业提供物理学、材料科学、材料化学和材料物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系统学习,材料探索、制备与合成的思维与技能等方面的基本训练,以及材料加工、材料结构与性能测定及材料应用等方面的专业训练,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材料物理及其相关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实验技能,具备运用物理学和材料物理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进行材料探索和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能发展成为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及其相关交叉学科(材料、物理、化学、生物、医学等)继续深造或在相应领域从事材料物理研究、教学、应用开发等方面的创新性人才。
由于当今以服务于高科技,现代工业和国防为主的现代材料或新材料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新材料的研制与开发速度也越来越快,因而涌出的新概念、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新产品和新问题越来越需要材料学家和物理学家等共同努力来归纳、整理、总结及创新。由此产生的材料物理专业无疑是多学科知识交叉、渗透的结果。它给现代材料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以及相关科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空间。为新材料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完善而系统的理论指导和技术保障。因此,材料物理专业的就业前景十分广阔。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较系统地掌握材料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具备材料物理相关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及与其相关的领域从事研究、教学、科技开发及相关管理工作的材料物理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材料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科学思维与科学实验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运用物理学和材料物理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进行材料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
应获能力
1.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材料制备(或合成)、材料加工、材料结构与性能测定及材料应用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实验技能;
3.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4.熟悉国家关于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科技开发及相关产业的政策,国内外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5.了解材料物理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材料科学与工程产业的发展状况;
6.掌握中外文资料查询、文献检索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主干课程
主干学科:材料科学、物理学
主要课程:基础物理、近代物理、固体物理、材料物理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生产实习、毕业论文等,一般安排10-20周。
就业方向
毕业生适宜到材料相关的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应用研究、科技开发、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适宜到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可以继续攻读材料相关的工程学科、交叉学科的硕士学位。